“以后的日子里,我會努力幫助身邊的人,就像您毫無保留地幫助我一樣……”9日,“00后”黨員醫(yī)生黃邵融收到一封特別的感謝信。當天,在福建醫(yī)科大學附屬協(xié)和醫(yī)院的造血干細胞采集室里,黃邵融順利完成了造血干細胞采集,成為福建省第516例、福州市第150例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。
黃邵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。
黃邵融是福建醫(yī)科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口腔全科規(guī)培醫(yī)生。2022年8月,當時還是醫(yī)學生的他在一次無償獻血時,加入了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資料庫。這個決定深植于他多年沉淀的醫(yī)者情懷與公益熱忱。
自2018年11月首次獻血起,他幾乎“一年一獻”,7次伸出手臂奉獻熱血。大學期間,他多次參與義診活動,榮獲校十佳志愿者、優(yōu)秀黨員等稱號。真正觸動他的,是在實習時目睹一名肝癌病人生命的最后時刻。那句“醫(yī)生我還有救嗎”的追問,讓他堅定了一個信念:“在力所能及范圍內,能救一個是一個。”
今年3月,一個未接來電改寫了兩個陌生人的命運軌跡——黃邵融與一名血液病患者的HLA(人類白細胞抗原)基因配型成功。剛下手術臺,看到未接來電提醒,黃邵融趕緊回撥了電話。得知消息后,他對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說:“既然匹配上了,需要我做什么都配合。”
他主動查閱大量資料與視頻,深入了解“北京方案”等成熟的移植體系、捐獻流程?!翱吹胶芏嗑璜I者捐后狀況都挺好,而且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比較有信心,心里也不那么緊張了?!贝_認捐獻后,他堅持鍛煉、合理飲食,希望能以最佳狀態(tài)兌現(xiàn)這份生命的約定。
入庫2年多配型成功,在2個月內完成高分辨配型、體檢、為期5天的“動員劑”注射和4個多小時的造血干細胞采集……親歷整個捐獻過程后,黃邵融依然深感造血干細胞捐獻科普之路任重道遠。他呼吁,通過學校、醫(yī)院的宣講,或者借助自媒體,讓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細胞捐獻。
來源:福州日報
編輯:葉虹